蔡茂堂醫師/台北市和平基督長老教會前主任牧師
人生的旅程會走過不同的階段,從呱呱落地到牙牙學語,從天真無邪到努力向學,從離家自立到伴侶親暱,從社會階梯到中年危機,從歸去來兮到羽化天際!退休一般發生在中年危機到歸去來兮之間。退休的英文是Retire,Retire的另一個可能的涵意是 Re-tire,翻成中文是換輪。當輪胎磨平時,我們不會把汽車報銷,而是去換新的輪胎。退休不必然完全退出職場,進入休閒,另一種可能的選擇是變換跑道。
根據人文心理學家(Humanistic Psychologist)馬斯洛(Abraham Maslow)所提出的人類需求層次理論(Hierarchy of Human Needs),人類最基本的需求是能夠獲取足夠飲食睡眠以滿足生理需求而能夠生存。生存需求被滿足後,人類才會追求上一層需求的滿足,就是歸屬親暱成就自尊以滿足心理需求而能夠生活。最後,人類才會追求自我實現高峰經驗甚至超然靈性需求以滿足靈理需求而活出生命。生理生存需求滿足可以產生快樂(Pleasure),心理生活需求滿足能夠帶來幸福(Happiness),靈理生命需求滿足則會引進狂喜(Rapture)。年輕時我們追求快樂,長大後我們追求幸福,退休後我們追求狂喜。
根據分析心理學家(Psychoanalyst)艾瑞克森(Erik Erikson)所倡議的社會心理發展理論(Psychosocial Developmental Theory),人格的發展從出生開始,隨著年齡的成長,不同階段需要在自我功能兩極端間取得平衡,才能夠順利進入下一人格發展階段去處理該階段所需要處理的自我功能兩極端間的平衡。從成年轉入老年的中年危機(Midlife Crisis)所需要處理的兩極端是付出或停滯(Generativity vs Stagnation),從另一個角度來看,是要如何從成功轉為尊貴(Successful to Honorable)。
退休之後,我們會從社會角色(Social Roles)逐漸淡出,當年齡更老時,我們的身體與生理功能也會逐漸衰退,這是衰退老化 (Decaying Aging)。如果我們努力運動,並且注意飲食,或者可以延緩生理老化的過程,可以稱為卓越老化 (Successful Aging)。但是最後我們還是無法逃避生理老化的現象,瑞典社會學家托斯坦(Lars Tornstam)提出的超越老化(Gerotranscendence)理論,點出老年的靈性可以帶給老人黃金年華,人生的最後階段雖無法避開衰退老化,但堅定心靈可以不因身體及健康衰退造成心理負擔,活動不被「活躍老化」所困擾,轉而以「超越老化」正向思維讓晚年生活更為輕鬆自在,也是一種成功的老化模式。